坚守初心厚积薄发 共圆产业电商梦想--东海商品深耕农产品服务“三农”
2017-01-06 15:50:46 来源:东海商品交易中心
12月16日9时18分,随着“哐”的一声锣响,新疆红枣正式在东海商品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上线5个月以来挂牌交易的第4个产品,此前挂牌交易的安化黑茶、山羊绒、香菇成交金额已破500亿元,平台效应逐渐显现。
在今年7月28号举办的上线仪式上,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旭明莅临现场并致辞,指出东海商品交易中心是全省首家涉农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是浙江省“互联网+涉农产业”的新举措,通过涉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对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省政府官网还特别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上线仪式进行了报道。这些,让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叶伟勇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的宗旨是‘发展产业电商,服务实体经济’,要在当前参差不齐的交易市场中做一股清流,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积极搭建产业客户的交易与融资平台,并配套仓储、物流、保险等增值服务,大力推进务实合作,稳打稳扎地与业界共建平台、共享成果。”叶伟勇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一定位和使命,交易中心的创业团队也一步一个脚印地紧紧围绕着这一使命积极推进着各项工作。
坚定正确发展方向,以模式创新服务“三农”
为农服务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始终不忘的使命。要践行这一使命,交易模式与农产品属性的适应成为了交易中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营团队在深入研究了农产品的特性后发现:我国农产品产销信息的不对称常常带来量价关系的不平衡,不能以销定产导致大量的农业生产力被浪费;随着农业组织体系的变化,我国农产品急需向着订单式、电商化转变流通渠道;农业企业急切渴望从公共品牌中跳脱出来彰显自有品牌,提升自身产品的定价权;初级农产品的收购中遵循的“现款现货”的原则让采购方担负着较大的垫资压力,而到了加工品销售环节则遵循着“先货后款”的原则,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担负着资金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信用风险。
摸清了行业的痛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开始对症下药,期望搭建一个“交易价格作为生产风向标、增强农业企业的融资造血能力、提高交易信用安全度”的产业电商生态系统。经过一年的打磨,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于今年的4月推出了现货交易模式试运行。买卖双方同时参与、同时报价,买卖双方信息透明、报价充分,产生的价格既有实时属性又有前瞻属性,切实指导农产品的以销定产,实现订单农业。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对交收产品开放式、平台化的设计理念,也为涉农企业提供了树品牌、定价格的机会,真正搭建了商品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同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依托银行搭建的第三方货款收付系统可为交易参与者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开放胸怀共建共享,资本市场蓄势而动
“专业做平台,开放办市场”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经营理念。这其中的“开放”一是将交收品牌开放化,二是将市场渠道下沉。在交收品牌的开放化方面,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几十家国内领先的仓储物流企业共同设立了开放的公共交收仓库,凡是符合交收标准的品牌产品均可入库参与交收。市场渠道的下沉则表现为依托产业电商服务机构在全国设立区域分中心或行业分中心,逐渐形成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目前,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签约的产业电商服务机构已达70余家,市场服务网络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叶伟勇将产业电商服务机构比作现货交易模式的排头兵、宣传站,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在全国市场的革命据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将坚定地与其共享发展成果。可喜的是,产业电商服务机构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有的本着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发展思路的认可,将经营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业务纳入未来5-10年的业务布局;有的在挂牌品种的现货集散地不惜重金购买高档物业潜心导入产业客户;有的提出举办实盘模拟大赛,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参与竞赛,一时间成为年内行业盛事;有的联名提出要定期召开业务推进交流会,与东海交易中心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一张以供销体系为依托,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先导的市场服务网络正围绕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平台初步形成。投资机构已经嗅到了奶酪的味道,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叶伟勇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
合力打造平台公信力,切实服务现货交收
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虽身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交易平台,但仍坚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不断增强交易平台的公信力。“产业电商面向的是产业客户的大宗贸易,他们对于产品价格的波动更敏感,对品质的要求也更严苛。”交易中心交收管理部总监王维庆这样告诉记者。品质是价格的基础,而品质的评定是以标准为支撑。因此,交易中心在选定挂牌产品时首先考察其是否具有行业或者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并相应引入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背书。王维庆向记者介绍,交易中心目前挂牌的山羊绒属于典型的农畜产品,传统贸易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质检体系和评价标准,产业客户采购面临较大的质量风险。为了让纺织行业客户安心参与交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国际权威的动物纤维质检机构——天祥集团,建立了清晰统一的山羊绒检验标准和交收标准。为了实现交收批次的可追溯性,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还创新地研制出集二维码及芯片扫描于一体的一次性双重加密封条。“不要小看这个密封条,正是通过入库前的质量检验和可追溯系统,以及标准制定、仓单注册认证及售后买方验货等系列程序,机构资金和产业资本进入山羊绒领域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安心”,王维庆向记者展示密封条时这样介绍。
多措并举注入流动性,成衣定制引市场瞩目
流动性是交易市场在运行初期普遍面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交易中心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客户参与。在寒冬来临前,东海商品交易中心推出的山羊绒成衣交收赢得了市场的瞩目。该项服务推出后,交易商只需在交易系统发起协议交收申报,便可将持有的山羊绒买合同以一定数量兑换成山羊绒成衣。“东海平台上兑换的山羊绒成衣都是龙头企业出品,这些企业同时也是国际大牌代工厂家,兑换的成衣的品质可以与国际大牌媲美,但成本却可节省三分之二。通过羊绒纺织工厂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对接,东海平台的交易商可以交易投资原料,交收消费实物。厂家拓宽了销售渠道,消费者实实在在节省了中间差价。”王维庆这样告诉记者。
着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多层次商品融资服务体系
走进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办公大楼,可以发现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前台相对的是兴合小贷公司和兴合金服公司。“没错,这是我们为打通融资及在线金服而配套设立的,两家公司都是经省金融办核准的!”当被问起这两家公司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关系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孔德钱不无骄傲地回答。
孔德钱告诉记者,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银行、信托、金服、小贷、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打造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商品融资平台,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的杀手锏,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经验。“去年年末,交易中心与某山羊绒企业签约4000万质押融资协议并已部分成功放款,而资金的来源正是兴合金服。这笔贷款有效缓解了合作企业的资金压力,真正实现了‘看货不看人’的商品融资,也体现出配套化、成体系运营的强大优势。”孔德钱这样介绍。他同时向记者透露,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目前已和中国建设银行就合力打造服务于山羊绒企业融资需求的“E绒通”达成合作意向,与平安银行的融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依靠物联网技术保障的仓库监管系统,行业客户不久便可以通过仓单质押融资、买货融资、卖货融资的形式获取经营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风云际会的钱塘江畔,浙江省人民政府全力打造的金融港湾正在成形。作为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核心商品交易平台,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也像钱江新城旁日夜翻滚的钱塘江一样,一直在开动脑筋思考着如何借助产业电商平台,帮助农业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真正通过打通交易与交收并配套金融增值服务,在夯实平台价值的同时切实服务实体经济。“1年立框架,2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有大的发展”,叶伟勇经常用这句话概况东海的发展步伐,提出未来5年要以现货交易模式为引领,紧紧围绕交易、交收(贸易)、融资三驾马车,逐步构建遍布全国的市场服务网络、资金结算服务网络、商品云仓储物流服务网络、大数据信息应用服务网络、在线投融资服务网络五大服务网络。
憧憬未来,叶伟勇的眼神更加坚毅:“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将继续牢记‘发展产业电商,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坚持‘专业做平台、开放办市场’的理念,遵循‘三公’原则,以国内独创的现货交易模式为引领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O2O现货交易平台。我们期望立足浙江,大力推进各业务领域的务实合作,依靠业界的共建共享最终服务全国。未来5年,我们的挂牌商品将达到50个,涵盖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塑料化工、金属矿产四大品类,年交易额将突破万亿元,融资规模和商品交收额双双达到100亿元!”。毋庸置疑,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这艘大宗商品现货行业的航母已经从钱塘江金融港湾起锚,朝着服务“三农”的航向一往无前!
在今年7月28号举办的上线仪式上,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旭明莅临现场并致辞,指出东海商品交易中心是全省首家涉农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是浙江省“互联网+涉农产业”的新举措,通过涉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对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省政府官网还特别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上线仪式进行了报道。这些,让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叶伟勇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我们的宗旨是‘发展产业电商,服务实体经济’,要在当前参差不齐的交易市场中做一股清流,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积极搭建产业客户的交易与融资平台,并配套仓储、物流、保险等增值服务,大力推进务实合作,稳打稳扎地与业界共建平台、共享成果。”叶伟勇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一定位和使命,交易中心的创业团队也一步一个脚印地紧紧围绕着这一使命积极推进着各项工作。
坚定正确发展方向,以模式创新服务“三农”
为农服务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始终不忘的使命。要践行这一使命,交易模式与农产品属性的适应成为了交易中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营团队在深入研究了农产品的特性后发现:我国农产品产销信息的不对称常常带来量价关系的不平衡,不能以销定产导致大量的农业生产力被浪费;随着农业组织体系的变化,我国农产品急需向着订单式、电商化转变流通渠道;农业企业急切渴望从公共品牌中跳脱出来彰显自有品牌,提升自身产品的定价权;初级农产品的收购中遵循的“现款现货”的原则让采购方担负着较大的垫资压力,而到了加工品销售环节则遵循着“先货后款”的原则,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担负着资金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信用风险。
摸清了行业的痛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开始对症下药,期望搭建一个“交易价格作为生产风向标、增强农业企业的融资造血能力、提高交易信用安全度”的产业电商生态系统。经过一年的打磨,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于今年的4月推出了现货交易模式试运行。买卖双方同时参与、同时报价,买卖双方信息透明、报价充分,产生的价格既有实时属性又有前瞻属性,切实指导农产品的以销定产,实现订单农业。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对交收产品开放式、平台化的设计理念,也为涉农企业提供了树品牌、定价格的机会,真正搭建了商品的“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同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依托银行搭建的第三方货款收付系统可为交易参与者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开放胸怀共建共享,资本市场蓄势而动
“专业做平台,开放办市场”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经营理念。这其中的“开放”一是将交收品牌开放化,二是将市场渠道下沉。在交收品牌的开放化方面,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几十家国内领先的仓储物流企业共同设立了开放的公共交收仓库,凡是符合交收标准的品牌产品均可入库参与交收。市场渠道的下沉则表现为依托产业电商服务机构在全国设立区域分中心或行业分中心,逐渐形成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目前,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签约的产业电商服务机构已达70余家,市场服务网络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叶伟勇将产业电商服务机构比作现货交易模式的排头兵、宣传站,是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在全国市场的革命据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将坚定地与其共享发展成果。可喜的是,产业电商服务机构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有的本着对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发展思路的认可,将经营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业务纳入未来5-10年的业务布局;有的在挂牌品种的现货集散地不惜重金购买高档物业潜心导入产业客户;有的提出举办实盘模拟大赛,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参与竞赛,一时间成为年内行业盛事;有的联名提出要定期召开业务推进交流会,与东海交易中心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一张以供销体系为依托,以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先导的市场服务网络正围绕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平台初步形成。投资机构已经嗅到了奶酪的味道,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叶伟勇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
合力打造平台公信力,切实服务现货交收
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虽身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交易平台,但仍坚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不断增强交易平台的公信力。“产业电商面向的是产业客户的大宗贸易,他们对于产品价格的波动更敏感,对品质的要求也更严苛。”交易中心交收管理部总监王维庆这样告诉记者。品质是价格的基础,而品质的评定是以标准为支撑。因此,交易中心在选定挂牌产品时首先考察其是否具有行业或者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并相应引入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背书。王维庆向记者介绍,交易中心目前挂牌的山羊绒属于典型的农畜产品,传统贸易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质检体系和评价标准,产业客户采购面临较大的质量风险。为了让纺织行业客户安心参与交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国际权威的动物纤维质检机构——天祥集团,建立了清晰统一的山羊绒检验标准和交收标准。为了实现交收批次的可追溯性,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还创新地研制出集二维码及芯片扫描于一体的一次性双重加密封条。“不要小看这个密封条,正是通过入库前的质量检验和可追溯系统,以及标准制定、仓单注册认证及售后买方验货等系列程序,机构资金和产业资本进入山羊绒领域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安心”,王维庆向记者展示密封条时这样介绍。
多措并举注入流动性,成衣定制引市场瞩目
流动性是交易市场在运行初期普遍面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交易中心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客户参与。在寒冬来临前,东海商品交易中心推出的山羊绒成衣交收赢得了市场的瞩目。该项服务推出后,交易商只需在交易系统发起协议交收申报,便可将持有的山羊绒买合同以一定数量兑换成山羊绒成衣。“东海平台上兑换的山羊绒成衣都是龙头企业出品,这些企业同时也是国际大牌代工厂家,兑换的成衣的品质可以与国际大牌媲美,但成本却可节省三分之二。通过羊绒纺织工厂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对接,东海平台的交易商可以交易投资原料,交收消费实物。厂家拓宽了销售渠道,消费者实实在在节省了中间差价。”王维庆这样告诉记者。
着力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多层次商品融资服务体系
走进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的办公大楼,可以发现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前台相对的是兴合小贷公司和兴合金服公司。“没错,这是我们为打通融资及在线金服而配套设立的,两家公司都是经省金融办核准的!”当被问起这两家公司与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关系时,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孔德钱不无骄傲地回答。
孔德钱告诉记者,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联合银行、信托、金服、小贷、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打造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商品融资平台,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的杀手锏,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经验。“去年年末,交易中心与某山羊绒企业签约4000万质押融资协议并已部分成功放款,而资金的来源正是兴合金服。这笔贷款有效缓解了合作企业的资金压力,真正实现了‘看货不看人’的商品融资,也体现出配套化、成体系运营的强大优势。”孔德钱这样介绍。他同时向记者透露,东海商品交易中心目前已和中国建设银行就合力打造服务于山羊绒企业融资需求的“E绒通”达成合作意向,与平安银行的融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依靠物联网技术保障的仓库监管系统,行业客户不久便可以通过仓单质押融资、买货融资、卖货融资的形式获取经营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风云际会的钱塘江畔,浙江省人民政府全力打造的金融港湾正在成形。作为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核心商品交易平台,东海商品交易中心也像钱江新城旁日夜翻滚的钱塘江一样,一直在开动脑筋思考着如何借助产业电商平台,帮助农业行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真正通过打通交易与交收并配套金融增值服务,在夯实平台价值的同时切实服务实体经济。“1年立框架,2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有大的发展”,叶伟勇经常用这句话概况东海的发展步伐,提出未来5年要以现货交易模式为引领,紧紧围绕交易、交收(贸易)、融资三驾马车,逐步构建遍布全国的市场服务网络、资金结算服务网络、商品云仓储物流服务网络、大数据信息应用服务网络、在线投融资服务网络五大服务网络。
憧憬未来,叶伟勇的眼神更加坚毅:“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将继续牢记‘发展产业电商,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坚持‘专业做平台、开放办市场’的理念,遵循‘三公’原则,以国内独创的现货交易模式为引领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O2O现货交易平台。我们期望立足浙江,大力推进各业务领域的务实合作,依靠业界的共建共享最终服务全国。未来5年,我们的挂牌商品将达到50个,涵盖农林牧渔、农用物资、塑料化工、金属矿产四大品类,年交易额将突破万亿元,融资规模和商品交收额双双达到100亿元!”。毋庸置疑,东海商品交易中心这艘大宗商品现货行业的航母已经从钱塘江金融港湾起锚,朝着服务“三农”的航向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