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和信托严监管的加码,房地产信托的发行也正经历“寒冬”。用益信托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记者发稿,6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261只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合计规模达362.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01只549.2亿元,融资规模下滑了33.9%,而环比11月份的650只845.4亿元,在融资规模上更是锐减了57.1%。
普益标准最新报告显示,上周共有44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85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7款,降幅为2.40%。285款发行的产品中,有229款产品公布了募集规模,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1.70亿元,降幅为0.18%。上周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划募集规模为388.72亿元,环比减少16.38亿元,降幅为4.04%。其中,募集规模最大的产品是北京信托发行的“锦星财富15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是一款房地产类产品,募集规模为16.6亿元。
事实上,这一下滑趋势在年前便有“端倪”。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940款,发行规模2450.09亿元,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减少2.16%。从收益率来看,12月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为6.73%,环比增加0.0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从募集情况来看,房地产类产品的募集规模较11月下滑10.05%,而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领域的信托资金募集增幅极大。分析认为,2020年年末房地产信托虽然有短暂的回升,但受限于额度和房企的“三道红线”政策,该类业务新增规模的大幅增长难以持续。
房地产类信托虽然在2020年12月募集规模略有下行,但募集规模仍处于相对高位。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认为,受限于监管层对房地产的收紧,房地产信托募集出现小幅下滑,但房地产信托收益相对较高,底层资产相对清晰,投资者对此类产品的接受能力较好,在年末冲规模中表现较为突出。
其实,近来,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再加码。住建部赴沪调研,督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2021年1月21日,“沪十条”发布,封堵“假离婚”购房漏洞,25日,又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截至1月27日的一周内,深圳、广州、杭州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从限购、限售、限贷等多方面手段收紧调控,合肥、成都加大对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上海、广州、深圳部分银行信贷资金吃紧、放贷速度放缓。
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受限于额度和房企的“三道红线”政策,房地产信托业务将进一步下滑。“以放缓放贷速度为例,导致购房意愿在短期内被抑制,房屋成交量肯定会被影响;而作为开发商来说,也肯定会放慢开发速度,因为在销售端被抑制的情况下,开发商也不太可能愿意去通过高额的房地产信托方式去融资来开发新盘。”该分析人士坦言。(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