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南疆红枣收获的季节,红彤彤的大枣硕果压枝,预示着丰收丰产。近年来,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又一支柱性产业。尤其在南疆,几乎是村村户户有枣树。南疆各地正依托红枣产业的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红枣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的路径。
红枣地变增收田
策勒县策勒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村民吐孙尼亚孜·买提色迪克正在收枣。
“去年,我家种植了6亩红枣,只卖了不到2000元,今年差点放弃了。”吐孙尼亚孜说,他家的红枣已经种了好多年,因连续几年卖不上好价钱,砍了又觉得可惜,便疏于管理,全凭枣树自然生长结枣。
可今年不一样了,南疆林果产业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到策勒县展开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吐孙尼亚孜家的6亩红枣地一下子变成了增收田。
“以前,枣树长得又高又密,不通风也不透光,红枣结得不好,皮皮枣比较多。专家来了后,教我修剪树枝和田间管理,今年的枣长得好,卖相漂亮,拿到市场上抢手得很。”吐孙尼亚孜说。
除了在农忙的时候管理枣树,平时吐孙尼亚孜和妻子就一起给种植大户打工,一个人一天可以收入100多元。
在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凸显的作用下,红枣地变增收田的例子越来越多。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也涌现出一大批红枣“十亩户、百亩园、千亩村、万亩乡”的先进典型。今年,麦盖提县红枣测产总产量达23.57万吨,预计产值可达22.08亿元,红枣人均收入5900元,为实现2019年全县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践证明,广大农户从红枣种植业中普遍受益,红枣树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红枣园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合作经营增效益
今年这一年,麦盖提县央塔克乡阿恰墩村红枣种植大户买买提艾力·热合曼一直没闲着,忙前忙后地给村民教红枣种植管理技术。
由于去年阿恰墩村的红枣质量不佳,收购价只有每公斤四五元,村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阿恰墩村试点开展合作经营,167亩红枣地连片统一管理。买买提艾力·热合曼作为种植能手,负责合作经营的技术指导。
今年,阿恰墩村合作经营试点共吸纳了农户34户,其中贫困户24户。按照统一技术管理,亩增产50—100公斤,每户年增收8000元左右。
为确保红枣产得出、销得畅,麦盖提县从发展红枣产业伊始,先后引进28家红枣精深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已建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建设设施简易冷藏库、组装式冷藏库和热风烘房110座,已形成“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新格局。
今年以来,我区强化建设科技示范园,扶持发展林果现代化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管理,通过经果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林果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等支持引导企业、合作社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动机制,通过入股、承包、合作等形式流转农民一家一户小片果林,进行规模种植和统一规范生产,全面提升林果产业化水平。
订单销售促增收
南疆红枣种植面积有数百万亩,今年红枣销售迎来“暖冬”,价格一路看涨,枣农们喜不自胜。
且末县阿热勒镇亚克吾斯塘村枣农曾祥浩种了41亩红枣地,预计收入20余万元,是去年收入的近两倍。
且末县地处偏远,枣农的销售渠道多以订单农业带动,受市场价格影响,收入不稳定。
“今年不一样了,我收获的6吨有机枣全部按每公斤13元—20元的价格卖给湖南客商,普通枣价格稍低一点,但也有客商签了订单,红枣不愁卖。”曾祥浩介绍,去年,同样的枣园产的枣,卖给枣贩子,最好的枣才卖每公斤6元。
今年,且末县的新疆且末小宛有机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按有机红枣每公斤不低于14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的红枣,非有机红枣园中按照有机种植方法种出的红枣以每公斤不低于7元的价格收购。
有了订单保障,枣农吃下“定心丸”。今年5月,策勒县与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推进精准脱贫战略合作开发红枣产业协议,更多农户从红枣产业受益。下一步,还将帮助策勒县打通红枣销售渠道、创建红枣种植加工基地、打响策勒红枣品牌,实现红枣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和品牌化销售,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近年来,自治区林业厅积极组织林果企业、合作社参加重大国内外展会,积极拓宽新疆果品市场占有率。当前,新疆红枣产业正积极开拓市场,吸引外地客商,各类订单纷至沓来,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